保定市多措并举推动知识产权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河北新闻出版网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4-04-28
导读:
保定市多措并举推动知识产权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4月25日在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保定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颖,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聂红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
保定市多措并举推动知识产权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4月25日在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保定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颖,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聂红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刘娟出席发布会,介绍了保定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保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深化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一、 知识产权创造活力迸发
一是专利授权增量提质。2023年全市新增专利授权量为1.1万件,截至2023年底,全市拥有发明专利6.5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8863件,高价值发明专利量3380 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70件,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注册商标快速增长。2023年全市新增注册商标0.8万件。截至目前,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达20.8万件,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驰名商标32件。三是地理标志有序发展。2023年全市新增“望都辣椒”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 3件,累计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7件,用标率达80%。四是版权登记大幅提升。全市2023年度版权登记数量为13272,较去年同比增幅205.10%,位居全省前列。
二、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尽显
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同向发力,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严保护”保持高压。2023年以来,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查处商标、专利等侵权违法行为484件,移送公安机关知识产权涉罪案件5件。“大保护”协作有力。市市场监管局、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版权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保定海关等八部门联合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跨部门联合执法不断深入。组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中心,全力促成涉及知识产权的经济纠纷、合同纠纷和解。2023年以来,全市办理知识产权领域公证事项908件,调解知识产权纠纷576件,办理知识产权仲裁案件1件。“快保护”效能提升。成立市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围绕重点产业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快保护服务平台。帮助安国数字本草健全快速维权处理渠道,围绕高碑店市门窗产业建立快速保护规则,推动白沟筹建箱包快速维权中心。全市专利侵权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为18天,较去年缩短20%。“同保护”破局成势。深化京津冀联动执法,搭建保定市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平台,建立海外维权专家库。及时了解内外资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和诉求,对26家企业提供了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应对指导,助力企业“破浪出海”。
三、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6家、优势企业18家,省级17家。完成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396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12项,占全省16.7%。二是提升成果转化能力。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携手, 2023年,全市中小微企业接受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121次,较2022年增长245.71%。三是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百千万”服务普惠活动。全市设立知识产权服务联络站18个,组织银企对接活动100场,对接企业2000家,促成120家企业融资11.4亿元,融资金额同比增长295%。四是深化区域合作。开展“专利转化燕赵行”活动为,组建雄忻保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联盟,举办“保定-忻州专精特新企业培训暨专利成果供需对接会”,推动区域间专利技术合作及专利转移。五是助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富农工程,推进地理标志特色产业与农林文旅领域融合发展,组织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擦亮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名片,入选河北省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优秀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4月25日在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保定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颖,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聂红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刘娟出席发布会,介绍了保定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保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深化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知识产权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一、 知识产权创造活力迸发
一是专利授权增量提质。2023年全市新增专利授权量为1.1万件,截至2023年底,全市拥有发明专利6.5万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8863件,高价值发明专利量3380 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70件,位居全省前列二是注册商标快速增长。2023年全市新增注册商标0.8万件。截至目前,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达20.8万件,位居全省前列,其中驰名商标32件。三是地理标志有序发展。2023年全市新增“望都辣椒”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 3件,累计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7件,用标率达80%。四是版权登记大幅提升。全市2023年度版权登记数量为13272,较去年同比增幅205.10%,位居全省前列。
二、知识产权保护成效尽显
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同向发力,坚决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严保护”保持高压。2023年以来,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部门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查处商标、专利等侵权违法行为484件,移送公安机关知识产权涉罪案件5件。“大保护”协作有力。市市场监管局、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版权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保定海关等八部门联合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跨部门联合执法不断深入。组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中心,全力促成涉及知识产权的经济纠纷、合同纠纷和解。2023年以来,全市办理知识产权领域公证事项908件,调解知识产权纠纷576件,办理知识产权仲裁案件1件。“快保护”效能提升。成立市知识产权发展保护中心,围绕重点产业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快保护服务平台。帮助安国数字本草健全快速维权处理渠道,围绕高碑店市门窗产业建立快速保护规则,推动白沟筹建箱包快速维权中心。全市专利侵权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为18天,较去年缩短20%。“同保护”破局成势。深化京津冀联动执法,搭建保定市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平台,建立海外维权专家库。及时了解内外资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和诉求,对26家企业提供了海外知识产权维权应对指导,助力企业“破浪出海”。
三、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6家、优势企业18家,省级17家。完成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396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12项,占全省16.7%。二是提升成果转化能力。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携手, 2023年,全市中小微企业接受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121次,较2022年增长245.71%。三是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百千万”服务普惠活动。全市设立知识产权服务联络站18个,组织银企对接活动100场,对接企业2000家,促成120家企业融资11.4亿元,融资金额同比增长295%。四是深化区域合作。开展“专利转化燕赵行”活动为,组建雄忻保知识产权一体化发展联盟,举办“保定-忻州专精特新企业培训暨专利成果供需对接会”,推动区域间专利技术合作及专利转移。五是助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富农工程,推进地理标志特色产业与农林文旅领域融合发展,组织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擦亮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名片,入选河北省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优秀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蔡海峰
热点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