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
来源:河北新闻出版网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4-12-06
导读:
保定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刘国军)12月3日,在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保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
保定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刘国军)12月3日,在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保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彦军介绍我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相关情况,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志辉,社救科负责人杨渤出席并回答记者关心关注的问题。

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34.18万人被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其中低保对象16.82万人、特困人员3.11万人、低保边缘家庭10万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4.25万人。民政部门与农业农村、医保、税务、住建等部门累计进行数据信息比对30余万条,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组织保障四个部分。
总体要求:主要对方案执行过程中的基本遵循、主要原则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工作目标:主要对方案实事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明确。
工作任务:主要围绕扎实开展低收入人口排查认定、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切实提高救助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确定了21项具体任务,明确了各个单位职责。
组织保障:主要就抓好方案的贯彻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
重点工作任务解读。
一是关于扎实开展低收入人口排查认定。方案中明确了低收入人口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其他困难人员,共6类。通过大数据比对与实地摸排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动态监测,确保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监测范围。持续优化低收入人口认定程序,避免困难群众“反复申请、反复确认”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做到便民惠民。
二是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充分利用省低收入人口监测平台,持续推进部门间救助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积极归集数据资源,建立市级相关部门数据共享长效机制,通过数据核查比对,提高救助精准度。
三是关于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根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情况,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和困难类型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横向联动政府救助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社工和志愿服务机构、慈善组织等,为困难群众提供多层次救助服务。
四是关于提高救助能力建设。紧紧围绕解决好低收入人口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政府和社会等各种力量、资源,不断扩大综合帮扶供给,真正实现“弱有众扶”。
田彦军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政人将以昂扬精神,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民”的情怀、“民”的本位,展现“政”的担当、“政”的作为,全面推进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集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刘国军)12月3日,在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保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彦军介绍我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相关情况,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志辉,社救科负责人杨渤出席并回答记者关心关注的问题。

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34.18万人被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其中低保对象16.82万人、特困人员3.11万人、低保边缘家庭10万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4.25万人。民政部门与农业农村、医保、税务、住建等部门累计进行数据信息比对30余万条,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组织保障四个部分。
总体要求:主要对方案执行过程中的基本遵循、主要原则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工作目标:主要对方案实事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明确。
工作任务:主要围绕扎实开展低收入人口排查认定、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切实提高救助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确定了21项具体任务,明确了各个单位职责。
组织保障:主要就抓好方案的贯彻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
重点工作任务解读。
一是关于扎实开展低收入人口排查认定。方案中明确了低收入人口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其他困难人员,共6类。通过大数据比对与实地摸排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动态监测,确保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监测范围。持续优化低收入人口认定程序,避免困难群众“反复申请、反复确认”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做到便民惠民。
二是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充分利用省低收入人口监测平台,持续推进部门间救助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完善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积极归集数据资源,建立市级相关部门数据共享长效机制,通过数据核查比对,提高救助精准度。
三是关于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根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情况,按照家庭困难程度和困难类型提供常态化救助帮扶。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横向联动政府救助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社工和志愿服务机构、慈善组织等,为困难群众提供多层次救助服务。
四是关于提高救助能力建设。紧紧围绕解决好低收入人口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政府和社会等各种力量、资源,不断扩大综合帮扶供给,真正实现“弱有众扶”。
田彦军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政人将以昂扬精神,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民”的情怀、“民”的本位,展现“政”的担当、“政”的作为,全面推进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集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真正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
责任编辑:蔡海峰
热点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