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做好国土空间规划 全力打造品质为先、宜居宜业新保定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12月4日,保定市召开“高标准做好国土空间规划 全力打造品质为先、宜居宜业新保定”新闻发布会,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细介绍了保定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情况。
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梁玲玲介绍:为实现全市国土空间“一张蓝图”,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将保定打造成为品质生活之城总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编制方面,主要将五项工作作为主攻方向。
摸清底数,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在本次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市域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开发强度、蓝绿空间占比、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草地面积、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总量等等要素,作为做好规划的主要底图底数。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以三调数据为基础,以双评价和规划实施评估、风险评估为支撑,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加强重大专题研究,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围绕回答好新时代、新理念、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重大课题,提出了“非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区、京津冀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区、京津冀山水文化旅游休闲区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三区一枢纽”的城市职能定位,围绕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品质生活之城总目标和科创智造强市、京畿文化名城、山水宜居胜地三个分项目标,加快创新保定、智造保定、山水保定、人才保定、文化保定建设,推动保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城乡融合,优化总体空间布局。统筹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优化区域发展布局。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城乡结构与山水格局协调共融,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构建“群山西峙、众水东潆、沃野东坦、绣绿融城”的美丽国土空间,加快形成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生态化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中心城区强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保北地区重点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打造全市发展最快、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增长极。保南地区着力做大做强一批主业突出、品牌鲜明、市场认可度高、区域竞争力强的县城特色产业,打造保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西部山区重点发挥生态保障、水源涵养、旅游休闲等功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打造生态文明发展带。发挥各相关区域区位优势,统筹发展、协调发展、错位发展,努力形成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强化设计,不断提升城市风貌。对标雄安新区,营造“望山见水、簇群错落、舒缓优美、透风见绿”的空间形态,塑造 “山淀风光、直隶风韵、创智风尚”的全域景观风貌和“城景交融、古今交织、现代多元、绿色智慧”的市区城镇景观风貌,塑造具有组团地标气质的城市天际线形象,基于保定山水格局和空间体系,围绕十字轴带与滨水空间,塑造都市型、滨水型、历史型三类典型景观界面。打造高铁东站会客厅,围绕交通枢纽,引入开敞空间,重点打造中央绿地和地标建筑,体现保定现代高效的城市形象。加强古城特色街区设计,植入绿地开敞空间,科学恢复古建,激活古城特色风貌。营造多条特色街道,加强街道两侧建筑立面、街道家具的形态管控与品质提升,植入相应主题风格的景观节点,提升视觉景观形象,形成尺度宜人、步行友好的街道空间。注重建设高度整体协调,保持疏朗大气的城市格局,科学设定容积率等控制指标,保持居住空间的舒适度,提高产业空间的开发效率。
完善设施,构建综合交通体系。谋划六向开放的铁路格局,优化综合客运枢纽格局,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突出网络化承载,打造 0.5—1.0 小时交通圈,提升铁路运输对外客运比例;构建多式联运货运枢纽体系,打造保定内陆“无水港”,实现多式联运货运量增长;积极推进通用机场规划,建立多层次通用航空体系;加强保定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的快速高效联系,构建空铁联运服务体系;打造开放互联城乡交通格局,构建互联互通的市郊铁路网路,强化干线公路网络化承载;建设集约高效市区交通网络,规划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方式协调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构建市区开放式快速路系统。强化主城区与外围组团联系;构建完善的现代城市物流体系,推动货运方式结构调整并优化交通组织与管理;践行绿色智能交通理念,打造公交导向的复合型社区;建设高品质慢行服务网络,逐步推动“互联网+”便捷交通工程、交通大数据共享工程、交通控制网工程建设。
加强保护,提升空间综合价值。开展山体修复与综合治理,重点保护山体自然风貌的原生性和完整性,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升森林覆盖面积,促进山地森林自然化、平原森林规模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步提高耕地质量水平,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上级下达的阶段性约束指标;提升水生态治理水平,统筹推进河湖综合治理修复,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打造滨水开敞空间;强化矿产开发利用管制,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推进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建设“山水保定”、“文化保定”,突出“山水城”历史人居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厚植“山水保定”底色,构建“一心、两水、两山、三城、五村”总体保护格局;古城重点打造历史文化空间,建设直隶文化体验区,重点重塑“靴城四关错十字,市阁涟漪直隶署”的传统格局,聚力打造“一心一环”的古城名片。
据了解,保定市在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启动了系列重大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同时按照国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工作要求,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领下,由市直各有关部门同步启动了市政基础设施、住房建设、教育设施、体育设施、卫生设施、养老福利设施、消防设施、水系建设、人防设施、抗震设施等系列重大专项规划。当前,各部门专项规划正在有序推进。
截至目前,市本级已基本形成以1个总规成果为核心,以3个技术报告和20个专题专项为支撑,以1个信息平台为载体的“1+N+1”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体系。本次莲池、竞秀、高区、满城、清苑、徐水统一纳入市级总规进行编制,其他15个县(市)和白沟新城单独编制总体规划。按照国家要求,预计明年第三季度以前基本完成县级以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各县市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全部形成阶段成果,由于国家的规划纲要和省级规划还在加快推进,相关的约束性指标未最终下达,市本级和各县(市)将持续对规划进行衔接完善,确保高质量按期完成编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