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保定 > 善美保定 >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致敬保定市疾控中心援石专家组

来源:保定疾控中心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1-02-06
导读: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 致敬--保定市疾控中心援石专家组成员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李向英 刘雪莉 郁伟 )老骥志千里,飞鸿闯九州。根据石家庄疫情防控需要,保定市疾控中心党委抽调中心专家组成员胡超安、张翠萍、程向东、赵永军、张云飞、郝爱国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待扬鞭自奋蹄致敬--保定市疾控中心援石专家组成员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李向英 刘雪莉 郁伟 )老骥志千里,飞鸿闯九州。根据石家庄疫情防控需要,保定市疾控中心党委抽调中心专家组成员胡超安、张翠萍、程向东、赵永军、张云飞、郝爱国、王冬梅会同疾控的新生力量组成第三批援石应急队于1月10日驰援石家庄新乐市。

                                                                        专家组召开案例分析会
胡超安是市疾控中心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57岁的他几年前做过腰椎间盘手术,平时工作一劳累就腰部不适。此次支援石家庄,他自觉服从大局,服从组织安排,克服腰部不适,配合队长赵博兰制度工作计划,带领专家组成员对新生力量进行技术指导、疫情研判等工作。除此之外,他还担任流调组第6小组技术组长。每次外出前,都要看着组员是否做好个人防护,反复叮嘱流调注意事项,即使自己不在现场,也得电话遥控指挥,直到组员安全返回,一直悬着的心才能落下。
“去过哪儿,和哪些人有过接触。”赵永军是第5小组技术组长,凌晨两点,他带领组员对一密接人员现场流调。满头华发的他虽年过半百,却不服老,依然每日同小组成员一起分析案例,梳理阳性病例行动轨迹,同时间赛跑,力求及时管控,斩断传播链;不时关心组员防护安全和身体状况,督促组员按时吃饭。身体有恙,无法久坐,也只是时不时站起来转一圈,缓解一下不适,再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刚到新乐市,为了尽快了解当前疫情传播形势,掌握新乐疫情发展动态,程向东对九组的流调报告反复研究,将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条行动轨迹都记录在笔记本上,认真比对,捋顺关系,还原新冠病毒传播链条。外出流调,不甘人后;利落的穿脱防护服,不输年轻人,同组的王晨说:“程老师监督我穿脱防护服,心里很踏实”。
张翠萍曾任农工民主党职业教育支委会副主委,是流调四组的老大姐,从不倚老卖老搞特殊,每天坐在桌前不是打电话反复核实、确认密切接触者的信息,就是梳理流调报告,寻找病例关系网、传播途径,不放过一丝可疑点,经常开饭了,还不肯离开。她谦逊好学,经常同其他专家一起探讨案例,不搞清楚绝不罢休。她在外期间一直睡眠不好,总要靠吃药缓解头痛,却从来没有怨言,每天都是乐呵呵的。   
张云飞,疾控中心四支部书记,他与小组人员分析研判数据,积极提取建议,累了就两张椅子一拼凑合打个盹。心若不老,青春永在;工作之余,还主动“揽活”当摄影师,为大家在新乐抗疫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由于出征任务来的匆忙,来不及回家备换洗衣服,穿了多天的裤子裂了一个大口子,自己硬是歪歪扭扭的缝上接着穿。
郝爱国,是3组组长的好帮手。他思维缜密,条理清晰,善于在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快速锁定关键点,同时间赛跑,坚决遏制住病毒传播的源头。轮到本组备班,为了尽快赶到流调现场,他主动留在指挥部,随时等待集结的号召。
王冬梅,看着工作起来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的,实际上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对于腰腿不太好的她是个巨大的考验。每天不管多晚回到驻地,都要在床上将腿高高抬起,才能缓解一天腰腿的酸胀,同一岁半的小孙子视频,听着手机里稚嫩的声音呼唤“奶奶”,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一晃20多天过去了,随着石家庄疫情形势日趋稳定,身边几批外地支援队伍陆续撤离,他们仍听从指挥,与第一批、第二批人员一样从流调岗位转为消杀岗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蔡海峰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北网络辟谣平台 | 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
主办单位:河北省新闻出版发展服务中心
Copyright © toutiaobd.net 河北新闻出版网保定分站 版权所有 冀ICP备19002837号-1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技术支持河北剑齿虎网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