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疾控的“全能战士”——藁城姑娘聂民娜
来源:保定疾控中心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1-02-11
导读:
保定疾控的全能战士藁城姑娘聂民娜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祖文刚 郁伟)数九寒天,新冠疫情肆虐华北大地,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就是集结号,随着石家庄防控形式需要,1月5日凌晨,保定市疾控系统首批支援石家庄市21人流调队紧急组建,连夜奔赴藁城。
保定疾控的“全能战士”——藁城姑娘聂民娜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祖文刚 郁伟)数九寒天,新冠疫情肆虐华北大地,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就是集结号,随着石家庄防控形式需要,1月5日凌晨,保定市疾控系统首批支援石家庄市21人流调队紧急组建,连夜奔赴藁城。在张家庄镇一学校驻地,队员们努力克服生活条件艰苦、天气寒冷等诸多不利因素,连续奋战34天,首批流调队终不辱使命,完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督导消杀任务,已返回各自市、县进行集中休整。
市疾控中心应急队员聂民娜整理信息数据
藁城姑娘
分别之际,队员们最依依不舍的是队中的一位“全能战士—藁城姑娘”聂民娜。聂民娜是一位籍贯石家庄市藁城区的姑娘,大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市疾控中心,勤奋好学,是单位实验室业务骨干,多次参加全省卫生应急拉练和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听到支援石家庄消息后,她立即要求加入首批流调队。她表示,作为一名疾控人,要坚决做一名身披铠甲的逆行者,为家乡的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深夜零时的藁城,万家灯火归于黑夜,万籁归于沉寂,小聂却和同组队员踏上寻找密接人员的路上。在藁城的34个日日夜夜中,身形消瘦的她如同变形金刚一般,化身全能战士,投入到紧张纷杂的工作中。
在增村乡的风暴眼,她第一时间换上防护服深入村庄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耐心地对流调对象进行询问和交流,生怕漏掉一条线索。在张家庄镇中学指挥部保定办公区,她勤勤恳恳地做好指挥部指令收集、任务下发、数据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经常忙过了深夜12点。身为“藁城姑娘”的她利用会当地方言的优势,耐心地帮助队员和调查对象电话沟通,并及时与同组的干警联系,确定共同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在就地编入消杀大队后,身穿双层防护服的她,不顾防护镜片的雾气水珠,不顾满脸的口罩勒痕,连续9天执行重点村庄终末消杀监督评价工作任务,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疫”线的“战地记者”
流调工作繁杂而琐碎,熬夜加班已是常态,连续的奋战使队员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已疲倦,此时小聂就是大家的 “联络员”,主动担任“战地记者”,报道出“警徽遇上CDC”、“众志成城显担当,同舟共济抗疫情”“一线是党员干部冲锋的阵地”等反映藁城流调队抗疫一线的事迹,先后在省、市级多家媒体报道,为大家加油鼓劲。
由于天气寒冷,农村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差,洗澡对于队员们来说是件难事,但小聂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一心扑在工作上。每次督导消杀任务结束,双手冻得通红,指尖敲键盘时如针扎一般疼。有时赶上任务结束晚,回到驻地饭菜都已凉透,小聂不顾劳累,为队员们热饭热菜,煮大米粥,提醒队员们注意保暖,大家纷纷称赞,小聂如同雪中之炭火,让人暖意融融。
路过家门口而不入
在执行隔离村病家消杀任务时,没有人知道,她父母的家其实就在她消杀队所在的村子里,她只是看了一眼家门口便和队友去执行另外消杀任务,事后队员们才知道,埋怨她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她说时间紧,不能因为私事而耽误整体消杀任务进展,再说能回老家执行任务,她觉得非常荣幸。
在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的严峻斗争中,阻断的是病毒,传递的是温暖,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作为队里最年轻的党员和应急队员,她对党员使命和医者职责的理解简单而朴实:“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疾控工作者”;她表示感谢党组织的信任,让她回乡与家乡父老共抗疫魔,让自己在一线得到锻炼,提升面对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经过一个多月现场工作,保定市流调队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撤回,在临行前,她在白色战袍上书写两行字“我爱保定!我爱藁城!”并特意留了张影,用最朴素的语言祝福家乡,祝福河北。
临别前,聂民娜为张家庄中学七年级三班全体同学赋诗一首
相见时难离亦难,客战少时别讲坛。
抗疫何曾惧艰险,萍水他乡借屋檐。
坐叨劳扰供庸卧,心怀感激情难言。
少年辛苦事终成,滴水石穿以共勉。
(临别赠张家庄中学七年级三班全体同学 聂民娜)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祖文刚 郁伟)数九寒天,新冠疫情肆虐华北大地,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就是集结号,随着石家庄防控形式需要,1月5日凌晨,保定市疾控系统首批支援石家庄市21人流调队紧急组建,连夜奔赴藁城。在张家庄镇一学校驻地,队员们努力克服生活条件艰苦、天气寒冷等诸多不利因素,连续奋战34天,首批流调队终不辱使命,完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督导消杀任务,已返回各自市、县进行集中休整。

市疾控中心应急队员聂民娜整理信息数据
藁城姑娘
分别之际,队员们最依依不舍的是队中的一位“全能战士—藁城姑娘”聂民娜。聂民娜是一位籍贯石家庄市藁城区的姑娘,大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市疾控中心,勤奋好学,是单位实验室业务骨干,多次参加全省卫生应急拉练和技能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听到支援石家庄消息后,她立即要求加入首批流调队。她表示,作为一名疾控人,要坚决做一名身披铠甲的逆行者,为家乡的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深夜零时的藁城,万家灯火归于黑夜,万籁归于沉寂,小聂却和同组队员踏上寻找密接人员的路上。在藁城的34个日日夜夜中,身形消瘦的她如同变形金刚一般,化身全能战士,投入到紧张纷杂的工作中。

在增村乡的风暴眼,她第一时间换上防护服深入村庄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耐心地对流调对象进行询问和交流,生怕漏掉一条线索。在张家庄镇中学指挥部保定办公区,她勤勤恳恳地做好指挥部指令收集、任务下发、数据收集、统计和上报工作,经常忙过了深夜12点。身为“藁城姑娘”的她利用会当地方言的优势,耐心地帮助队员和调查对象电话沟通,并及时与同组的干警联系,确定共同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在就地编入消杀大队后,身穿双层防护服的她,不顾防护镜片的雾气水珠,不顾满脸的口罩勒痕,连续9天执行重点村庄终末消杀监督评价工作任务,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疫”线的“战地记者”
流调工作繁杂而琐碎,熬夜加班已是常态,连续的奋战使队员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已疲倦,此时小聂就是大家的 “联络员”,主动担任“战地记者”,报道出“警徽遇上CDC”、“众志成城显担当,同舟共济抗疫情”“一线是党员干部冲锋的阵地”等反映藁城流调队抗疫一线的事迹,先后在省、市级多家媒体报道,为大家加油鼓劲。
由于天气寒冷,农村生活条件、卫生条件差,洗澡对于队员们来说是件难事,但小聂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一心扑在工作上。每次督导消杀任务结束,双手冻得通红,指尖敲键盘时如针扎一般疼。有时赶上任务结束晚,回到驻地饭菜都已凉透,小聂不顾劳累,为队员们热饭热菜,煮大米粥,提醒队员们注意保暖,大家纷纷称赞,小聂如同雪中之炭火,让人暖意融融。
路过家门口而不入
在执行隔离村病家消杀任务时,没有人知道,她父母的家其实就在她消杀队所在的村子里,她只是看了一眼家门口便和队友去执行另外消杀任务,事后队员们才知道,埋怨她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她说时间紧,不能因为私事而耽误整体消杀任务进展,再说能回老家执行任务,她觉得非常荣幸。
在当前防控新冠肺炎的严峻斗争中,阻断的是病毒,传递的是温暖,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作为队里最年轻的党员和应急队员,她对党员使命和医者职责的理解简单而朴实:“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疾控工作者”;她表示感谢党组织的信任,让她回乡与家乡父老共抗疫魔,让自己在一线得到锻炼,提升面对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经过一个多月现场工作,保定市流调队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撤回,在临行前,她在白色战袍上书写两行字“我爱保定!我爱藁城!”并特意留了张影,用最朴素的语言祝福家乡,祝福河北。
临别前,聂民娜为张家庄中学七年级三班全体同学赋诗一首
相见时难离亦难,客战少时别讲坛。
抗疫何曾惧艰险,萍水他乡借屋檐。
坐叨劳扰供庸卧,心怀感激情难言。
少年辛苦事终成,滴水石穿以共勉。
(临别赠张家庄中学七年级三班全体同学 聂民娜)
责任编辑:蔡海峰
公益保定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