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疾控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健康宝“碘”都在这里 科学补碘
来源:保定市疾控中心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3-05-10
导读: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你想知道的健康宝碘都在这里 科学补碘,首先要了解碘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202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 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碘缺乏引起的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你想知道的健康宝“碘”都在这里 科学补碘,首先要了解“碘”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202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 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碘缺乏引起的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孕妇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畸形等。
一、碘是什么?
碘是一种卤族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I。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易升华。碘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但不均匀,总体为陆地少,海洋多。
二、碘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碘的生理作用主要通过合成甲状腺激素来实现,甲状腺激素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调控生长发育。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促进肌肉的生长和性发育。促进儿童身高、体重的增加。
2.参与脑发育:
怀孕开始到出生后3岁为脑发育的关键期,神经元的增殖、分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等都需要甲状腺激素的参与。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影响神经元的分化与发育,使脑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减小。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过了关键期,即使再补碘与甲状腺激素也不可逆转。
3.调节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脂肪、糖的合成与分解均有促进作用;可以维持机体新陈代谢、保持体温。
4.对其他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基础活动的激素,对机体所有系统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三、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缺碘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影响,缺碘发生的时期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不同。不同生命时期碘缺乏危害如下:
1.胎儿期缺碘。会造成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围产期死亡率增加。
2.新生儿期:地方性克汀病,包括智力落后、聋哑、痉挛性瘫痪、斜视、甲状腺功能减退、身材矮小、死亡率增加。
3.儿童和青少年碘缺乏会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学习能力差。
4.成人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引起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四、自然环境为什么普遍缺碘?
地球进入1.8万年前的第四季冰河期,大部分陆地布满了冰层;之后,冰层融化,地球表层的成熟土壤被冲刷带入海洋,造成了全球广泛性缺碘。在一些山区、半山区、丘陵和河谷地带以及河流冲刷地区缺碘更加严重。在水、土壤含碘量都低的自然环境中,食物中碘含量偏低。保定市地形地貌复杂,存在山区、平原和洼淀三大类,属于严重的缺碘地区,外环境水碘含量仅是国家最低标准的十三分之一,所辖20个县市区均为碘缺乏地区。
五、如何科学补碘?
人体碘元素主要来自于各种食物和饮用水,如果食物和饮用水缺碘,就会造成人体缺碘。由于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进行代谢,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长期科学补碘。
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吃碘盐是一种经济、方便、持续、生活化的补碘办法。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多食用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皮、紫菜、鸡蛋等。
六、碘盐如何食用及保存呢?
第一、购买碘盐时,最好别一次买太多,也别存放太久,建议买小包装和印有指定标识的产品。
第二、为减少损失,最好菜品出锅时再放盐。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在油锅里煎炸。
第三、用棕色遮光的瓶或带盖陶瓷罐盛放碘盐。碘盐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避免高温和日光直晒。
七、我市实行普遍食盐加碘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成绩?
从1994年起,我国采取了以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9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碘盐分配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居民户食用盐合格率达到了90%。2000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我市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截止目前,我市实现了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
实践证明,食盐加碘不仅消除了碘缺乏病,也极大地改善了人群碘营养不良的状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素质。虽然食盐加碘策略保证了我市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但是如果不坚持科学补碘,碘缺乏病病情可能反弹,又会对人群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影响。
通讯员:慈春艳、郁伟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202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 30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科学补碘三十年,利国利民保健康”。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碘缺乏引起的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孕妇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和新生儿先天畸形等。
一、碘是什么?
碘是一种卤族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I。单质碘呈紫黑色晶体,易升华。碘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但不均匀,总体为陆地少,海洋多。
二、碘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碘的生理作用主要通过合成甲状腺激素来实现,甲状腺激素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有协同作用,调控生长发育。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促进肌肉的生长和性发育。促进儿童身高、体重的增加。
2.参与脑发育:
怀孕开始到出生后3岁为脑发育的关键期,神经元的增殖、分化,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等都需要甲状腺激素的参与。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影响神经元的分化与发育,使脑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减小。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过了关键期,即使再补碘与甲状腺激素也不可逆转。
3.调节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脂肪、糖的合成与分解均有促进作用;可以维持机体新陈代谢、保持体温。
4.对其他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基础活动的激素,对机体所有系统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三、碘缺乏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缺碘对各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影响,缺碘发生的时期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不同。不同生命时期碘缺乏危害如下:
1.胎儿期缺碘。会造成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围产期死亡率增加。
2.新生儿期:地方性克汀病,包括智力落后、聋哑、痉挛性瘫痪、斜视、甲状腺功能减退、身材矮小、死亡率增加。
3.儿童和青少年碘缺乏会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导致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学习能力差。
4.成人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引起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四、自然环境为什么普遍缺碘?
地球进入1.8万年前的第四季冰河期,大部分陆地布满了冰层;之后,冰层融化,地球表层的成熟土壤被冲刷带入海洋,造成了全球广泛性缺碘。在一些山区、半山区、丘陵和河谷地带以及河流冲刷地区缺碘更加严重。在水、土壤含碘量都低的自然环境中,食物中碘含量偏低。保定市地形地貌复杂,存在山区、平原和洼淀三大类,属于严重的缺碘地区,外环境水碘含量仅是国家最低标准的十三分之一,所辖20个县市区均为碘缺乏地区。
五、如何科学补碘?
人体碘元素主要来自于各种食物和饮用水,如果食物和饮用水缺碘,就会造成人体缺碘。由于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进行代谢,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长期科学补碘。
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吃碘盐是一种经济、方便、持续、生活化的补碘办法。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多食用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皮、紫菜、鸡蛋等。
六、碘盐如何食用及保存呢?
第一、购买碘盐时,最好别一次买太多,也别存放太久,建议买小包装和印有指定标识的产品。
第二、为减少损失,最好菜品出锅时再放盐。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在油锅里煎炸。
第三、用棕色遮光的瓶或带盖陶瓷罐盛放碘盐。碘盐存放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炉火,避免高温和日光直晒。
七、我市实行普遍食盐加碘三十年取得了哪些成绩?
从1994年起,我国采取了以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99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碘盐分配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居民户食用盐合格率达到了90%。2000年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到2015年,我市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截止目前,我市实现了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
实践证明,食盐加碘不仅消除了碘缺乏病,也极大地改善了人群碘营养不良的状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素质。虽然食盐加碘策略保证了我市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但是如果不坚持科学补碘,碘缺乏病病情可能反弹,又会对人群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影响。
通讯员:慈春艳、郁伟
责任编辑:蔡海峰
公益保定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