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公益保定 > 善美保定 >

离军不离党 退伍不褪色 曲阳县1615名退役军人“疫”线冲锋

来源:曲阳县宣传部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0-02-20
导读: 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 曲阳县1615名退役军人 疫 线冲锋 河北新闻出版网(郭英焜 刘茜 唐笛)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2月20日上午9时10分,曲阳县晓林镇东赵厂村西出口卡点的每日一课在交接班里快节奏地进行着。该村8名上至72岁,下到26岁的退役
离军不离党 退伍不褪色
——曲阳县1615名退役军人“”线冲锋
 
河北新闻出版网(郭英焜  刘茜 唐笛) “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2月20日上午9时10分,曲阳县晓林镇东赵厂村西出口卡点的“每日一课”在交接班里快节奏地进行着。该村8名上至72岁,下到26岁的退役军人,随着包村干部、晓林镇军人事务站副站长唐志成的口令,精神饱满列队、报数。

这支被群众亲切称为“混编班”的队伍年龄相差46岁,入伍时间横跨五个年代。东赵厂村党支部书记王光辉介绍说,卡点向西能到镇政府和国道京赞路,向东能到刘家庄、陈家庄等5个村,每天都会有100多辆车辆和200多人进出,是全村工作量最大的卡点。

面对严重的疫情,他们立下铮铮誓言。“我身子骨儿还行,我要对得起胸前的党徽。”72岁的王同勋说。“我在枪林弹雨中经历过生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决不能当逃兵!”刚入伍就参加了越战的62岁王献志说。“论岁数,他们是我的爷爷、大伯、叔叔;论兵龄,我是新兵,冲锋陷阵时我应该第一个上。”26岁的王亚伟也不甘落后。
在该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前来捐款或询问的退役军人络绎不绝。

“这是我们老兵的一点心意,让医务人员购买一些防护用品吧。”2月6日,65岁的石保立和64岁的牛训明两位老兵,代表该县1974年在新疆某部服役战友,将2800元捐款交给工作人员。在对越作战中荣立集体二等功的灵山镇横河口村57岁的苑正社,送来了自己和远在云南的田增宽、孟红民等战友的2300元捐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饱含爱心的善款和本单位8名退役军人8000元捐款,一并转交到县民政局。
“面对敌人,我们无所畏惧,视死如归;面对疫情,我们是若有战,召必回。”该县退役军人交出合格答卷。
“走亲的、访友的都别出去了,可以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恒州镇西海子村卡点,曾救起3名落水少年被评为“保定好人”、“河北好人”,26岁的退役军人吴迪对出入车辆和行人进行体温监测的同时,还提醒来往村民减少外出。

文德镇中河流村退役军人崔利好经营着一辆中巴车,在疫情防控升级后致电县卫健局,表示可以用中巴车运运防疫人员和物资,并把车开到在卫健局待命。镇里、村里缺少消毒用品,他开着中巴车跑遍周边卖消毒用品的商户,最终买回150斤84消毒液。“部队对我的教育我不会忘记,越是在危险时刻越向前。”
产德乡纸房村的蔡光辉是某部现役四期士官,在县医院工作的妻子投身到疫情抗击一线后,他把年仅3岁的孩子送到岳母家后,毅然从县城返回老家担任志愿者,20多天吃住在村。党城乡喜峪村25岁的退役军人孙田林是一名预备党员,白天协助村干部进行防疫知识宣传、人员登记、日常消毒,晚上在卡点值勤。
“一日当兵,终身为国。这场疫情吹响了我县1615名退役军人的‘疫’线冲锋号,他们用铁的纪律践行着‘离军不离党,退伍不褪色’‘疫情不过,永不退兵’的信心和决心,用坚守一线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军人的担当和使命。”该县军人事务局局长井锁龙介绍。
责任编辑:蔡海峰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北网络辟谣平台 | 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
主办单位:河北省新闻出版发展服务中心
Copyright © toutiaobd.net 河北新闻出版网保定分站 版权所有 冀ICP备19002837号-1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技术支持河北剑齿虎网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