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不能忽视结核病防控
来源:保定疾控中心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0-03-23
导读:
保定市疾控中心提示:痨疫结合,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不能忽视结核病防控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赵凤芹 郁伟)咳嗽了怎么办?发热了怎么办?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立即、马上要去发热门诊?其实大家不能一味地只关注新冠疫情,而忽视了感染其他疾病的可能。
保定市疾控中心提示:“痨疫结合”,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不能忽视结核病防控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赵凤芹 郁伟)咳嗽了怎么办?发热了怎么办?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立即、马上要去发热门诊?其实大家不能一味地只关注新冠疫情,而忽视了感染其他疾病的可能。
同样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肺结核,也可能出现与新冠肺炎初期类似的症状,不仅会对肺部造成损伤,治疗时间更是长达6-8个月。
2020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据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科长张雁介绍,肺结核与新冠肺炎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咳嗽、发热、肺部感染症状,传播方式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病人都需要戴口罩,主要收治医院都是传染病医院等等。
与新冠肺炎相比,肺结核的潜伏期更长,甚至终身潜伏,免疫力低下时才会发病。
市疾控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肺结核和2019冠状病毒进行对比汇总,加深市民朋友们对两种不同疾病的认识,做好自我防护,远离肺结核,远离新冠肺炎!
一、致病元凶
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细菌感染。
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感染。
二、症状
肺结核:以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伴咯血、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胸痛、呼吸困难等。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重型、危重型患者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三、传染性
两者都具有传染性,但传播途径不大相同。
肺结核:主要是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通过吐痰、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新冠肺炎:主要以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四、高危人群
对于新冠肺炎,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 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而对于肺结核,数据统计表明,从发病数来看,肺结核多发于青壮年,但从发病率来看,老年人风险更高,且以下7类人群是肺结核高危人群:
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②免疫低下的人群;③接受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④HIV/AIDS人群;⑤糖尿病患者;⑥尘肺患者;⑦其他特殊人群
五、潜伏期
二者均有潜伏期,但不同的是,肺结核潜伏期可能很长、甚至终身潜伏,肺结核潜伏期一般认为没有传染性;而新冠肺炎,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在潜伏期就已经开始传播,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六、治疗
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抗结核药物有20多种,包括一线抗结核药物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等,且肺结核的治疗周期较长,一般至少需要持续治疗半年以上。
新冠肺炎:
目前虽然没有特效药,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能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患者通过加强自身免疫力也可有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周期比肺结核短很多。
不管哪种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都是最关键有效的方法。
七、预防
结核杆菌和新型冠状病毒都怕热、怕酒精,而且还怕紫外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呢?
第一招:切断传播途径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手帕捂住口鼻或者戴口罩,患者用品及时消毒清洗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第二招:减少细菌、病毒数量
加强开窗通风,尽量让阳光照进屋子里。居家每天都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气流通,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第三招:隔离
对具传染性的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并让其积极配合治疗。
第四招:增强免疫力
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赵凤芹 郁伟)咳嗽了怎么办?发热了怎么办?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立即、马上要去发热门诊?其实大家不能一味地只关注新冠疫情,而忽视了感染其他疾病的可能。
同样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肺结核,也可能出现与新冠肺炎初期类似的症状,不仅会对肺部造成损伤,治疗时间更是长达6-8个月。
2020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据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科长张雁介绍,肺结核与新冠肺炎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有咳嗽、发热、肺部感染症状,传播方式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病人都需要戴口罩,主要收治医院都是传染病医院等等。
与新冠肺炎相比,肺结核的潜伏期更长,甚至终身潜伏,免疫力低下时才会发病。
市疾控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肺结核和2019冠状病毒进行对比汇总,加深市民朋友们对两种不同疾病的认识,做好自我防护,远离肺结核,远离新冠肺炎!
一、致病元凶
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属于细菌感染。
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感染。
二、症状
肺结核:以持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伴咯血、午后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胸痛、呼吸困难等。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重型、危重型患者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三、传染性
两者都具有传染性,但传播途径不大相同。
肺结核:主要是飞沫传播,肺结核患者通过吐痰、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新冠肺炎:主要以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四、高危人群
对于新冠肺炎,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 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而对于肺结核,数据统计表明,从发病数来看,肺结核多发于青壮年,但从发病率来看,老年人风险更高,且以下7类人群是肺结核高危人群:
①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②免疫低下的人群;③接受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④HIV/AIDS人群;⑤糖尿病患者;⑥尘肺患者;⑦其他特殊人群
五、潜伏期
二者均有潜伏期,但不同的是,肺结核潜伏期可能很长、甚至终身潜伏,肺结核潜伏期一般认为没有传染性;而新冠肺炎,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在潜伏期就已经开始传播,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六、治疗
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抗结核药物有20多种,包括一线抗结核药物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等,且肺结核的治疗周期较长,一般至少需要持续治疗半年以上。
新冠肺炎:
目前虽然没有特效药,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能对症处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患者通过加强自身免疫力也可有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周期比肺结核短很多。
不管哪种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都是最关键有效的方法。
七、预防
结核杆菌和新型冠状病毒都怕热、怕酒精,而且还怕紫外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呢?
第一招:切断传播途径
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手帕捂住口鼻或者戴口罩,患者用品及时消毒清洗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第二招:减少细菌、病毒数量
加强开窗通风,尽量让阳光照进屋子里。居家每天都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气流通,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第三招:隔离
对具传染性的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并让其积极配合治疗。
第四招:增强免疫力
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
责任编辑:蔡海峰
公益保定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