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资讯 > 保定 >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来源:河北新闻出版网 编辑:蔡海峰 张占 时间:2020-11-25
导读: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张占)11月25日,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围绕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情况进行介绍。 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实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张占)11月25日,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围绕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情况进行介绍。

今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健全完善机制。构建横向部门协作、纵向上下联动的推进工作体系,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明确思路,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要论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确定“12345”工作思路(围绕“1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2个重点”,项目和示范建设;实施“3大工程”,保供给工程、调结构工程、补短板工程;深化“4项改革”,农村土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健全“5项机制”,组织领导、

清单管理、包联指导、宣传引导、督导考核),努力推动“三农”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目标实现,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推进,坚持分类指导,9个贫困县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环雄安新区的县与白洋淀上游流域治理结合、环京津的县与对接京津相结合,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合力攻坚,通过任务分工、建立季报告制度,市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实推进“五大振兴”,推动农业不断升级、农村不断进步、农民不断发展。

二、突出稳产保供。面对新冠疫情风险挑战,科学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决保障粮食安全,着力在稳定播种面积和加强田间管理、农技服务上下功夫,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农业,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与正常年份相比持平略有增长。加快恢复生猪产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生猪养殖企业在西部山区建场,加快产能恢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存栏177.67万头,同比增加18.52%,年底恢复到正常年份的85%以上。切实保障“菜篮子”供给,围绕保供给、稳市场,强化田间管理、技术服务和产销对接,前三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226.7万吨,同比增加2.8%。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接京津和雄安市场需求,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结构,大力发展“四个农业”,增强高端农产品供给能力。科技农业,以

50家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为载体,引领带动蔬菜、食品加工、文创等10大类35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转化、应用和推广700多项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绿色农业,重点推进“三减四提升”,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新肥料引进推广及高效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实施地下水压采、节水灌溉、农艺节水,减少农业用水;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农膜回收、秸秆综合等利用率以及农兽药包装回收处置率;质量农业,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1.8%,高于全省指标1.8个百分点;品牌农业,加强绿色食品认证指导工作,全市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总数69个,比上年新增9个;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今年保定苹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易县磨盘柿获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

四、做强扶贫产业。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强有力支撑、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途径,强化组织领导,汇聚资源要素,破解制约瓶颈,形成强大合力,全市形成了特色农业、高效林果、绿色能源、旅游休闲、家庭手工业、电子商务等六大扶贫产业,贫困户产业覆盖率由2015年不足40%提升到目前的2个以上高质量产业收益全覆盖,8个国定贫困县农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

168.0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32.7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6307元增长到10253元,产业扶贫成为“五个一批”中带动脱贫人口最多的“一批”,扶贫产业成为保定市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五、抓好环境整治。坚持建管并重,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10个专项行动,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分类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改造各类无害化和卫生厕所41.79万座,建设农村公厕1448座。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建或扩建焚烧发电、填埋及其他垃圾处理设施8座,建设乡镇转运站点1203个,实现“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模式的村庄5099个。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集中处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完成污水治理村764个、管控村4391个。改造提升村容村貌,全市所有村基本完成“五清三建一改”任务,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强化典型示范。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载体,强化全域整治理念,认真谋篇布局,点线面结合,推进示范创建工作。精准化、精细化布局,印发《保定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方案》,启动30个示范区、30条示范线、600个以上示范村建设,示范区覆盖所有县(市、区)、示范村覆盖所有乡镇。明确创建标准,示范区按照15条标准创建,示范线依照11条标准打造,示范村遵照21条标准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创建,实施市县乡三

级领导包联制度,市县级领导包联示范区、县级领导包联示范线、乡镇领导包联示范村;建立季调度、年度观摩、年终考核制度;组织开展评比,落实奖励制度。工程化、项目化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实施八大行动、推进25项重点,今年计划投资近20亿元,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在产业发展方面,重点实施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休闲度假等产业振兴项目;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重点实施一批农村改厕、污水治理、垃圾治理、道路硬化等民生项目;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一批文明村镇创建、绘制文化墙等乡风文明建设项目;在乡村治理方面,重点实施一批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组织振兴项目。

七、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引导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年底全市规模化经营水平达到20%以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住“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配置与管理、注册成立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四个关键阶段,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撑,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规范12649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有序清理“空壳社”;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深入开

展示范创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抓好27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推广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抓好30个市级以上示范联合体建设。

责任编辑:蔡海峰 张占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北网络辟谣平台 | 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
主办单位:河北省新闻出版发展服务中心
Copyright © toutiaobd.net 河北新闻出版网保定分站 版权所有 冀ICP备19002837号-1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技术支持河北剑齿虎网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