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河北新闻出版网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1-06-24
导读: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张占)6月23日,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乡村振兴局二级调研员段丽军先生详细介绍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张占)6月23日,保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乡村振兴局二级调研员段丽军先生详细介绍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开展情况。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20年底,全市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根据省编办批复,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保定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重组为保定市乡村振兴局,并于6月4日挂牌,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下一步,我们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首要任务,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让包括脱贫地区在内的全市广大农村朝着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继续前进,为建设品质生活之城做出新的贡献。
一、坚持“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按照中央部署,贫困县脱贫后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为此,市委、市政府已于5月初印发《保定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措施》,共包括五个方面24条具体措施。工作重点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比如在资金投入上,今年以来已争取中央、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2亿元和11.8亿元,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51亿元,均已完成资金下拨工作。22个县(市、区)参照去年资金规模先行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9亿元,保持了投入力度只增不减。全市1104个脱贫村的驻村工作队已经完成人员轮换,帮扶重点也从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二、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和县级属地管理责任,确保“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动态清零。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建立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确保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建立农村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农村危房改造等多种方式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巩固维护好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落实《保定市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细则》等工作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突发严重困难户,开展定期检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产业就业等基本信息,合理确定监测标准。完善“3种渠道预警”“5步流程救助”“8项措施帮扶”的“358”防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到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及时分类帮扶,动态清零。近期我们在全市开展了防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活动,全市目前共有防贫监测对象4571户10747人,已消除风险2652户6078人。今年以来,全市共核实各类预警信息27457条,经实地入户核实纳入防贫监测系统133户293人,全部落实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有效阻止了返贫致贫现象发生。同时,用好社会救助基金和防贫保险,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帮扶和救助。加强对重度残疾人的监测,为全市所有持证残疾人免费采购个人意外综合保险,将遭受意外伤害的残疾人纳入保险报销范围,减少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持续推进产业就业科技帮扶。产业扶贫政策措施由到村到户为主向到乡到村带户为主转变。持续推动脱贫地区特色种植、养殖、林果、乡村旅游、家庭手工业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强化科技支撑,健全市、县、乡、村四级技术服务体系,将3176名产业发展指导员转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大力总结推广太行山农业科技创新驿站模式,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及提档升级工作。支持脱贫地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持续加大扶贫企业和产品上线力度。支持脱贫地区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继续做好就业帮扶,用好现有的信息平台和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主动对接京津冀等地用工单位,培育壮大区域特色劳务品牌,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促进稳定就业。支持脱贫地区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农田整治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进一步规范“扶贫车间”,用好生态护林员政策,科学设置乡村公益岗位,多渠道促进群众就近就业。截至5月底,全市脱贫群众已经实现就业11.65万人,提前完成省下达全年就业11.43万人的任务目标。
五、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突出抓好65个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提升,打造宜居、和谐、幸福搬迁新社区。围绕集中安置区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开展工作,建立各类基层组织,并依托基层组织对搬迁群众进行服务管理。有效加快土地复垦进度,积极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经营主体,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帮扶,将易地搬迁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之中,带动搬迁就业帮扶的力度。目前,所有搬迁户实现后续帮扶全覆盖,已搬迁有劳动能力的12994户全部实现了至少一人就业。加强迁出区已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管理,确保发挥最大扶贫成效。规范迁出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六、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坚持以打造京津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为导向,大力发展精品蔬菜、绿色瓜果、道地中药材、优势食用菌、优质水果、精致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打造20个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和20个绿色高端精品,绿色、有机农产品达到200个。强化合作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三院”合作,依托“三院”人才智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传承创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保定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布局建设588个美丽乡村,加快推进47个特色小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今年改造24.85万座户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全市创建99个省级以上(国家级33个)森林乡村,森林覆盖率达到33.5%。强基固本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健全“5+3+N”村级组织体系,推广“三力三治”乡村治理模式,开展乡村治理试点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责任编辑:蔡海峰
热点资讯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