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保定市食安周主题发布——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刘国军)9月8日,保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以“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为主题的2022年保定市食品安全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志伟,食药安全协调处处长王宁、食品抽检处主要负责人郭莉萍、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12315指挥中心主任赵颖出席,发布了全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和202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安排并解答了相关提问。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张晓光处长主持。

食品安全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国家强盛和民族未来。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始终将食品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强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是落实党政同责。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不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机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市食安委主任,22个县(市、区)、开发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全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将食品安全纳入“两办”督查室跟踪督办事项和县(市、区)委书记动态考核月点评内容,对食品安全工作实施严抓重管。我局发挥市政府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制发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十四五”规划,推动健全跨地区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会商、考核评议、重大事项督促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约谈等制度机制,推动了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落细落实。
二是严把安全关口。以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为总抓手,聚焦重点领域和环节,加强靶向监管。聚焦源头关,深入开展“企业主体责任年”活动,对全市930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一企一档三清单”,全市共252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先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占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的27%。规模以上乳制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HACCP体系认证。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覆盖率达到100%。聚焦流通关,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共检查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4.2万家次,建立农村食品统一配送渠道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3个,开展规范化建设的农村食品经营店748个。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46家农贸市场推广应用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追溯系统,16家超市获得“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称号(省级10家、市级6家)。开展保健食品销售“两查两专”专项检查和示范创建活动,共检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5093家次,确认保健食品经营示范单位60家。聚焦餐饮关,开展春秋季开学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共检查6235家次,约谈学校主要负责人154人。对全市32家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行全覆盖检查,推动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强力开展“铁拳行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查办食品案件2237件,移送公安机关15件,打掉黑窝点2个。
三是全力守护民生。推广外卖封签。聚焦网络订餐配送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推广使用外卖食安封签,向全市投放食安封签500万个,全市入网餐饮单位外卖封签使用率达70%以上。办好惠民实事。将全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较大型超市和配送中心41个食品安全快检室建设列入保定市2022年民生实事,在全省率先打造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万博广场)。实施靶向抽检。2021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完成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46207批次,抽检密度达5批次/千人。今年以来,全市完成食品监督抽检34546批次,抽检合格率98.41%。
四是凝聚共治合力。大力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采取“企业自愿参与+部门全力支持+社会公示引导”的模式,持续提高参保率、覆盖率。全市在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投保率达40%以上。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去年以来,全国12315平台已办结食品投诉举报19227件,时效期内办结率100%。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充分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提高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覆盖面,聘请321名社会监督员,参与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工作,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治格局。
食品安全工作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增强履职能力,按照“四个最严”要求,继续保持“严”的主基调,以“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为主线,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时全域全链条守牢食品安全防线,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