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资讯 > 保定 >

保定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河北新闻出版网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3-02-22
导读: 保定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刘国军)2月21日,在保定市举行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文宇介绍我市
保定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刘国军)2月21日,在保定市举行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文宇介绍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市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办主任马跃军,市委组织部基层组织处处长李亚东,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处长李刚,市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处处长张宏芝,出席并回答记者关心关注的问题。

   保定市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创新工作举措,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认真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业越来越强,农村越来越美,农民越来越富。

全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益“四增”,新建高标准农田43.7万亩,“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产品市场供给充足有力。“四个不摘”要求落地实施,主要政策保持稳定,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全市始终保持“零致贫”“零返贫”。项目建设居全省前列,农业大招商签约引资额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发展全省领先,成立了全省第一家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联盟,在全省率先出台“菜八条”,形成了3大品类、6大园区、100家企业的发展格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成立都市农业创新研究院,引进省食品实验室,召开全市都市农业创新发展大会,首批51个博士农场签约落地。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高碑店市、高阳县、蠡县、安国市入选中国数字乡村百强县。“五位一体”组织架构实现全覆盖,平安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村级议事协商机制逐步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村实现清零,10万元以上村达到50%的目标任务。成功申报创建6个国家级示范(试点)和17个省级示范(试点)。在全省首个开展乡村振兴五项评选活动,评选出50名最美新型青年农民、最美基层干部、最美村庄、最强乡镇农业产业园和100个最强村级农业特色园。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增速5.2%,一产增加值增速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3%,均居全省第3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系列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激情奋进,凝心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一、抓好头等大事,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
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在1000万亩、400万吨以上。二是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70万亩,争创国家“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市级试点”。三是构建多元化保障体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继续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稳定。四是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支持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试验场建设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项目,促进高端前沿科技成果在保定落地转化。
二、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基础
一是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行动。探索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力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达到50%,100万元以上的达到20%。二是实施中央厨房预制菜崛起行动。打造保定预制菜特色场景,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合作举办预制菜产业推介对接活动,打造以“保定名吃”“直隶官府菜”“安国药膳”等为代表的保定预制菜爆品,推动保定成为“京津冀乃至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三是实施木本油料产业提升行动。深化与中林集团合作,以央地共建模式市场化推进国家木本油料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和文冠果产业项目。四是实施奶业振兴跨越行动。重点推进现代牧场建设,积极应对奶业供需形势,保护奶农奶企的积极性,深化与乳品加工企业的战略合作。五是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质行动。做好“农业+文旅”文章,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养生农业,打造乐享保定场景。六是实施龙头企业腾飞行动。坚持引进和培育相结合,支持壮大一批规模大、发展快、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七是实施品牌电商闪亮行动。构建“1+N”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宣传推介“直隶田园”品牌,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八是实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行动。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大力推动产业富民,县级发展农业科技园,乡级发展农业产业园,村级发展农业特色园,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园”格局。九是实施设施农业突破行动。推进智慧型、科技型高标准设施“菜园”“果园”“花园”建设,着力打造涞源宏福、博野粤旺等设施农业示范场景。十是实施数字农业引领行动。推进市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构建22个县(市、区)农业农村数字农业应用平台,打造35个数字农业示范应用场景,在定兴、望都、涞源等建设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
三、抓好双轮驱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能活力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与中国农大战略合作,全力争创保定(涿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力推动河北农大5大场景、20项战略合作协议落地。深化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模式,加强与百农国创合作,进一步加大博士农场创建力度,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千亿级产业集群。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加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广力度,加快农业装备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中国(高阳)农机装备产业互联网数字生态园建设。二是深化农村改革。用好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成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望都县、徐水区做好省级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推动“保定小院”建设,探索打造“我在保定有院落”“保定有个小院在等你”等新场景,撬动乡村振兴新支点。
四、抓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切实巩固农村问题厕所排查整改成果,健全厕所维修、粪污清掏、无害化处理、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进村庄公共环境整治,继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提升村容村貌。二是推进示范创建。推进阜平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推动易县狼牙山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创建,统筹推进8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67个示范村建设,优化提升40个以上示范区建设。打造20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各县(市、区)重点培育至少1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点。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支持水电路气讯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支持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四是推进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五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激励引导村民积极参加乡村治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加快实现乡风文明从“一家好”向“家家好”延伸。
五、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深入贯彻《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落实。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科技下乡、能人返乡、青年留乡、企业兴乡“四乡工程”。保障农业农村合理用地需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重点保障领域,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强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确保全市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加快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高质量发展,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定篇章。
 
 
 
 

 
责任编辑:蔡海峰
热点资讯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河北网络辟谣平台 | 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
主办单位:河北省新闻出版发展服务中心
Copyright © toutiaobd.net 河北新闻出版网保定分站 版权所有 冀ICP备19002837号-1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技术支持河北剑齿虎网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