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卫健委权威解读贫困患者医疗优惠政策
河北广电网(蔡海峰 张占)2019年8月8 日下午,在保定市召开的卫生健康重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保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全市农村贫困患者优惠政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非中医类别医师可否提供中医药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农村贫困患者大病专项救治范围及优惠政策
目前,我市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有25种,即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肺癌、肝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耐多药结核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艾滋病机会感染。
享受优惠政策:农村贫困大病患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提高大病保险报销待遇,取消大病保险费用报销起付线,按照医疗费用高低分四段对合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即0元到5万元(含)的补偿60%,5万元到10万元(含)的补偿70%,10万元到15万元(含)的补偿80%,15万元以上的补偿90%。一年内累计报销,封顶线提高到每人每年50万元。
家庭医生签约对象是哪些 提供哪些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参保居民。重点是三类人群:一是优先向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签约服务;二是优先向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提供签约服务;三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
家庭医生团队主要为签约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包含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服务,突发急危重病入院前必要的应急处置。向签约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共14类55项。向签约居民免费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开展与疾病相关的健康评估、家庭出诊、家庭病床、家庭护理、康复指导、中医药“治未病”、远程健康监测、疾病预防指导等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健康需求,并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用。
非中医类别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需具备哪些条件
非中医类别的医师是可以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但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和服务类别。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中的辅助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2019年7月11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非中医类别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了五种条件下非中医类别医师可以提供不同的中医药服务:
一是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取得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的,经所在主要执业机构考核,并在批准该机构执业的中医药主管部门登记后,可以在临床中提供相应中医药服务。
二是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具备以下4个条件之一的,经所在执业机构考核,确认中医药专业技术达到相应水平的,可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饮片4类中医药服务。第一个是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第二个是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等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历,第三个是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第四个是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并取得相应证书的。
三是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经辖区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或所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考核合格后,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医药适宜技术等3类中医药服务。
四是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执业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所在主要执业机构考核,在辖区县、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登记后,可独立从事一般的中医执业活动。
五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参加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并考核合格的,可以在辖区内提供所学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的非中医人员,参加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中中医药服务内容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可以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提供相应的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