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保定市“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 张占)7月30日,保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闻发布会,保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磊,保定市委组织部基层组织科科长王洋,保定市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处一级主任科员许增全,保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村镇规划科二级主任科员刘方亮出席发布会介绍工作开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近年来,保定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总抓手,按照“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的工作思路,高质量绘就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保定画卷。
粮食生产圆满完成。保定市坚持高位推动,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责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落实落细防灾减灾措施。202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012.06万亩,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效益”四增。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保定市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任务,聚焦“四个一批”工作重点,推广7种产业增收路径,深化15种帮扶模式,实施“七大工程”,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
乡村产业集聚发展。保定市围绕做优做强农业主导产业,坚持集群、项目、园区一体推进,扎实有效推进产业富农、质量立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两区一廊三带、多基地、多集群”的总体布局业已形成,一批高标准智能温室、植物工厂、装配式高效日光温室纷纷落地,初步形成了粮食、中药材、林果、乳品、肉蛋、食用菌、蔬菜、杂粮等八大优势产业。“菜篮子”“果盘子”在京津雄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成为环首都城市群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
乡村建设强势推进。保定市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决定》,并配套制定了“7+1+1”系列文件,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完善。保定市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五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推行。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乡村治理方式,整治高额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问题,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农村基层群众组织作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保定市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把准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积极推动农高区、博士农场、农业创新驿站等科技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和高素质农民。创建科研攻关型、成果转化型、企业孵化型“博士农场”108家,太行山农业科技创新驿站50家,提供技术,发展产业。
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有序。保定市稳步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文冠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民宿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加快融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
下一步,保定市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系列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河北省关于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持续推动全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走在前列、打造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