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多措并举六项工作严防秋冬季大气污染
河北新闻出版网(蔡海峰)“保护碧空蓝天、建设美好家园、打造生态保定,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改善空气质量大势所趋、利国利民。”在10月15日下午召开的保定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相关负责人这样强调。
据介绍,2018年保定市PM2.5年均浓度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2%,较2013年PM2.5年均浓度的135微克/立方米,下降了50.4%,成效显著。今年1-2月份,由于气象和市政工程大面积施工造成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拥堵尾气排放增加、企业差别化管理带来排放增量、散煤管控不到位等,我市空气质量阶段性变差。自3月份开始,空气质量持续向好,3月1日-10月14日,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02%,基本扭转了空气质量不降反升的被动局面,1月1日到10月14日,PM2.5平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
针对秋冬季节空气污染高发期这一现状,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将重点推进推6项工作防治秋冬季大气污染:
持续推进“双代”工程。目前,保定市已基本完成省定第一批、第二批共7.96万户清洁改造任务;第三批5.56万户(列入省备选计划),已完成59.09%。同时,全面启动平原地区剩余待改造63.37万户的清洁改造工程,力争今年采暖季前完成19.7万户的工程性建设。截止到目前,全市一共完成“双代”110万户左右。对剩余任务,拟分两个时间节点完成,大体安排:2019年10月底前,在省计划外再安排气代煤19.7万户,力争采暖季前完成工程性建设,达到采暖条件。其余的43.67万户于年内一并启动,力争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届时,将全面实现全市域平原村“无煤化”、山区村“清洁化”的任务目标。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一是“散乱污”企业防反弹。按照“两断三清”要求,全市新排查“散乱污”企业262家,现已取缔221家,已整改完成4家,剩余37家正在提升改造。处罚“散乱污”企业13起,处罚金额39万元,行政拘留18人,刑事拘留1人。在即将到来的2019-2020秋冬季,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坚决打击“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上山下乡”等现象;进一步夯实网格化管理,落实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强化多部门联动,以农村、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等为重点,充分运用电量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扎实开展“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及监管工作;对提升改造类企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标先进企业实施深度治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二是加快重点行业深度治理。6家电厂超低排放限值的基础上实施了深度治理。推进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工业炉窑和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综合治理。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完成600台。完成煤炭压减产能年度任务30万吨和水泥压减产能4万吨(待省验收)。基本完成保定双帆蓄电池有限公司和河北长天药业有限公司退城搬迁。 此后将大力推进工业炉窑、整治,按照“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原则,加大建材、铸造、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力度。强化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在家具、整车生产、机械设备制造、汽修、印刷等行业,全面推进低VOCs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等替代;按照“应收尽收、分质收集”的原则,有效提高废气收集率。加快大吨位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扬尘等面源污染治理攻坚。1至7月份,保定市各县(市、区)平均降尘量为7.6吨/平方公里·月,主城区为6.5吨/平方公里·月。一是加强施工扬尘污染整治。严格落实施工扬尘污染治理达标验收八条标准,即施工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苫盖、出入车辆冲洗、施工现场路地面硬化、拆迁湿法作业、渣土密闭运输)、视频监控和PM10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两个全覆盖”、扬尘污染物达标排放、土石方湿法作业、结构施工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米、设立专职扬尘管理监督员、工程主体作业层防尘网全封闭、建筑物内干净整洁无敞开堆放垃圾浮尘等,实施施工工地扬尘达标整治。二是深化道路扬尘整治。主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85.37%;县级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80.5%。三是继续实施露天矿山整治。露天矿山整治年度任务341家,实施停产213家,70家停产并注销采矿证;58家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四是严控秸秆垃圾焚烧。全市500个秸秆禁烧视频探头监控火点1064个,立案处罚98件,罚款6.28万元,行政拘留23人,问责66人。
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一是常态化双尾号限行。二是抓新能源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标车16790辆。三是淘汰老旧车。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3891辆。四是机动车路检路查7.74万辆次,处罚18.12万元,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915辆,处罚13.5万元。五是强化车用油品监管。抽检1041家3856个批次,立案123件,结案103件,罚没款342万元。取缔“黑加油站(点)492个,查封“黑油罐车”143辆,处理涉案人员146人。今年秋冬季,将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以及采用稀薄燃烧技术或“油改气”的老旧燃气车辆。建立常态化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工作机制,针对柴油货车等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充分发挥遥感监测作用,筛查高排放车辆。开展油品质量检查专项行动。以物流基地、货运车辆停车场和休息区、油品运输车、施工工地等为重点,集中打击和清理取缔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车。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力度,禁止使用冒黑烟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加强扬尘综合治理。重点对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堆场扬尘、矿山扬尘、秸秆露天焚烧等加强管控。
精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一是夯实应急减排清单。坚持涉气污染源全覆盖,指导5884家工业涉气企业制定“一厂一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方案。二是实施差异化应急管理。落实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河北省十个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技术指南》,强化精准减排,对重点行业实施A、B、C级实施差异化管控,A级企业在重污染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B级企业适当减少减排措施,对其他涉气行业,因地制宜采取停产、限产、保障等措施。严防“一刀切”。三是深化联防联控联治。积极参与推进区域协同治污,实施联合会商、联动减排、联动执法、联动防护,提前预报重污染天气,提前3天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最大程度“缩时削峰”。
保定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始终对违法排污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将12369投诉平台、在线监控平台、网格化大气监测平台、环保天眼工程、保定市机动车污染监管平台五个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构建执法监管问题线索大数据平台,实行问题线索日交办制度。执法队伍进行集中执法、交叉执法、夜间执法、突击执法。据了解,2019年1-9月份,全市立案处罚1256件,处罚金额6545.38万元,查封扣押案件73件,限产停产案件23件,移送拘留案件38件,环境污染犯罪案件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