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召开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布会
本网讯(蔡海峰 张占)12月10日下午,笔者在保定市召开的“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 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保定市供销合作社以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为目标,在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等方面大胆创新,实现了供销社改革新突破、面貌新改变、发展新跨越。
为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近年来,保定市供销合作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打造示范典型,持续推进与巨力集团合作打造的刘伶田园综合体项目。今年该项目新建了占地10亩的联栋温室大棚种植金丝皇菊,示范种植了500亩的酿酒谷物,还新增了萌宠乐园、马术场、丛林穿越等娱乐项目,目前,该项目现已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522个,年接待游客已超过30万人次。市供销合作社还积极与省社农交汇平台对接,推荐7个县的161个品种上线销售,今年的累计销售额近200万元,仅农交汇定制的刘伶醉酒两个月的进货额就达到30万元。
同时,按照“改造一批、新建一批、提升一批、巩固一批、做强一批”的要求,结合实际,全面推进基层社分类建设与改造,截止目前,全市新建、改造提升基层社50家,其中改造11家、新建3家、提升15家、巩固13家、做强8家。在做强流通体系上,市、县两级供销社持续加大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再生资源网络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流通服务能力和水平,使农村消费环境持续得到改善。
此外,保定市供销合作社还积极搭建土地托管服务平台、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生鲜农产品直销平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各县(市、区)供销社依托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农资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层社等成立为农服务实体21家,全系统累计开展土地托管、半托管面积51.2万亩,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组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19家,其中市级1家,县级18家,实现了市、县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全覆盖。全市已经开展交易业务的达到11个县(市、区),累计完成农村产权交易91宗,成交耕地、山地、宅基地等27425亩,总成交额34227万元;积极在市区搭建生鲜农产品直销平台,2018年完成了60个社区直销网点的建设任务,今年又通过自建和联营的方式新增9个社区店。建成了占地13亩、建筑面积4000平米的智能化集配中心,建设了农药残留检测室,开通了微信商城,上线9大类1408个单品。今年累计销售额达到1042万元,同比增长了8.34%,带动了13个基地1.2万农户从中受益,其中阜平的大枣、香菇,顺平的苹果、桃,涞水的小杂粮等农产品已实现进场销售;全系统各县都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服务网点总数达到1902个,开展电商业务的企业达到36个,带动网店839个,交易额9761万元,培训人员10042人次。
在脱贫攻坚方面,充分发挥供销社的系统、网络、资源、区位等优势,采取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展会扶贫等多种方式,支持扶贫工作,多次组织贫困县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和农超对接等活动,目前仅贫困县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就达2.7亿元。
针对下一步具体工作,市供销合作社将紧紧围绕市委“1+9”工作思路和省社“十项重点工作”,继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并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建设,进一步抓好基层组织体系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继续推进土地托管服务,扎实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建设和生鲜农产品直销体系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助力我市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