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疾控中心——世界肝炎日丨乙肝
来源:保定疾控中心 编辑:蔡海峰 时间:2023-07-30
导读:
保定疾控中心世界肝炎日丨乙肝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HB,简称乙肝)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导致肝脏慢性感染的病毒之一。据估计,我国目前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2020年,世卫组织数据估计,每年由90万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
保定疾控中心——世界肝炎日丨乙肝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HB,简称乙肝)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导致肝脏慢性感染的病毒之一。据估计,我国目前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2020年,世卫组织数据估计,每年由90万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

【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及急性期具有传染性。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其传染性与体液中HBV DNA含量成正比关系。
【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体液、母婴和性传播。
(1)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传播。围生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婴儿因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传染。在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的HBV携带中30%以上是由母婴传播积累而成。
(2)血液、体液传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或针头(如注射毒品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均可造成传播。
(3)性传播:与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临床症状】乙型肝炎潜伏期为1至6个月,平均3个月。乙肝发病初期的症状可能不是很明显,有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表现,需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发现。同时要关注以下症状:
(1)手掌表现: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症状,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
(2)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出现。
(3)全身症状: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
(4)肝区疼痛: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右上腹、右肋部不适、隐痛。
(5)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症状。
(6)肝脾肿大: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症状
(7)皮肤表现: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症状。

【乙肝五项】
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筛查俗称「两对半」。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eAg:乙肝病毒e抗原
HBeAb:乙肝病毒e抗体
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常见检测结果和说明的问题如下:
1.未感染乙肝病毒。
2.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3.既往感染,并产生抗体或急性感染已恢复。
4.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
5.「小三阳」,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相对较弱。
6.「大三阳」,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强。
「两对半」检查结果仅仅代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状态,疾病状态、病情轻重还要根据临床体征、肝功能、HBV病毒载量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预防措施】
目前没有特效清除慢性乙肝病毒的药物,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工具文身、穿耳洞、针灸等;
(2)避免和他人共用容易被血污染的剃须刀、牙刷等;
(3)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
(4)若已感染乙肝病毒,应忌烟忌酒,不可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少吃剩饭剩菜,规律作息,调整心情。积极抗病毒治疗和定期完成随访。
通讯员:阴炳乾 郁伟
河北新闻出版网讯: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HB,简称乙肝)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导致肝脏慢性感染的病毒之一。据估计,我国目前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例。2020年,世卫组织数据估计,每年由90万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

【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及急性期具有传染性。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其传染性与体液中HBV DNA含量成正比关系。
【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体液、母婴和性传播。
(1)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传播。围生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婴儿因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传染。在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的HBV携带中30%以上是由母婴传播积累而成。
(2)血液、体液传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或针头(如注射毒品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均可造成传播。
(3)性传播:与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临床症状】乙型肝炎潜伏期为1至6个月,平均3个月。乙肝发病初期的症状可能不是很明显,有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表现,需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发现。同时要关注以下症状:
(1)手掌表现: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症状,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
(2)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出现。
(3)全身症状: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
(4)肝区疼痛: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右上腹、右肋部不适、隐痛。
(5)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症状。
(6)肝脾肿大: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症状
(7)皮肤表现: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症状。

【乙肝五项】
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筛查俗称「两对半」。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eAg:乙肝病毒e抗原
HBeAb:乙肝病毒e抗体
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常见检测结果和说明的问题如下:
1.未感染乙肝病毒。
2.既往感染乙肝病毒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3.既往感染,并产生抗体或急性感染已恢复。
4.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
5.「小三阳」,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相对较弱。
6.「大三阳」,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强。
「两对半」检查结果仅仅代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状态,疾病状态、病情轻重还要根据临床体征、肝功能、HBV病毒载量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预防措施】
目前没有特效清除慢性乙肝病毒的药物,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工具文身、穿耳洞、针灸等;
(2)避免和他人共用容易被血污染的剃须刀、牙刷等;
(3)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
(4)若已感染乙肝病毒,应忌烟忌酒,不可滥用抗生素和激素,少吃剩饭剩菜,规律作息,调整心情。积极抗病毒治疗和定期完成随访。
通讯员:阴炳乾 郁伟
责任编辑:蔡海峰
公益保定
最新资讯